




大協約國:以法國進行遊戲,完成小協約國國策並將德國所有核心領土納入掌握或聯盟成員掌握。

一、實際條件
1. 法國必須聯盟領袖(完成重建小協約國自動成立)
2. 法國完成國策:重建小協約國、邀請南斯拉夫、邀請羅馬尼亞、保障波蘭獨立
(我完成這個國策時,波蘭已經加入同盟國,變成法國保障波蘭獨立)
3. 德國不擁有任何核心領土(不要忘記東普魯士)
4. 德國的核心領土全部由小協約國的成員持有
二、開局攻略
1. 國策
法國開局有三個debuff,一戰戰勝國(陸軍準則科研效率低下)、馬其諾防線(作戰計畫值上限+25%、計畫值累積速度-25%)、失能政府(政治點數增加速度降下)
為了消除Debuff國策樹務必依造下列順序:
政府改革>維持現狀>小協約國(和捷克斯洛伐克組成陣營)>強化政府(獲得365天的強化政府buff)>重視侵略(解鎖進攻+5%的部長)>重視摩托化>重視機械化>重視裝甲>法國本土建設>防禦策略(消除失能政府debuff)>陸軍改革(消除一戰戰勝國debuff)>邀請南斯拉夫>邀請羅馬尼亞>保障波蘭>後面隨意
2. 科研
優先度由上至下
陸軍準則(個人推薦優勢火力,雖然預設的決勝計畫+部長戴高樂能快速成型,但是決勝計畫的優勢被馬其諾防線這個debuff給抵消了,只有法西斯路線可以移除)
工業(機床、集中化工業)
步兵裝備
砲兵裝備
工兵
飛機
3. 軍事
開局有74個陸軍師,通通調回本土安排如下
24個師在德法邊界,進攻箭頭直指德波邊界
24個師在法義邊界,進攻箭頭直指西西里島
10個師在科西嘉島登陸熱那亞後,進攻箭頭直指米蘭
16個師先在法比邊境,等南斯拉夫加入小協約國後調至貝爾格勒,等開戰後視情形部屬在南匈邊境或幫南斯拉夫推克羅埃西亞
空軍務必要確保德國北部和法國北部的制空權
4. 建設
軍工廠蓋滿、法義邊境修建5級要塞
5. 生產
兩條生產線各10個工廠造步槍
兩條生產線各10個工廠造火砲
一條生產線10個工廠造
戰鬥機適量
(如果有B1的話可以兩條生產線各15個工廠)
6. 陸軍模板
7步2砲+支援砲兵+支援工兵
(如果有B1的話可以額外拉一個6步2砲1重坦+支援工兵,給德法邊境上的24個師)
三、流程
前期跟共產黨有關的事件可以硬吃下來,或妥協讓經濟法案變成前期動員,但是最後一定要取締共產黨,不然共產黨比例會一直增加,最後變成法國公社
德國重佔萊茵蘭要妥協
小協約國成立

南斯拉夫會要求軍事援助,可以送戰鬥機給他
1938年,匈牙利會請法國仲裁領土糾紛,選擇"他們有權自衛"。匈牙利的武裝行動選"對匈牙利發出最後通牒",匈牙利通常會聳。如果匈牙利沒聳就選"如果他們想要戰爭,就送給他們戰爭",法國會得到匈牙利的宣戰口實,這對民主國家很重要(如果和匈牙利打起來,就讓貝爾格勒的16個師去打匈牙利)
慕尼黑條約選擇支持捷克

(通常會和匈牙利的最後通牒同時)
戰爭中,其實沒什麼好講的,要適當控制進度不要讓德國在完成"保證波蘭獨立"前投降。
柏林陷落

將德國徹底吞併

這邊不要想把東普魯士交給波蘭,波蘭的分數PASS到死也湊不到的,直接全部並吞就行了,談和後跳出成就
四、後記
1. 務必要開歷史AI,不然匈牙利腦洞走了奧匈帝國國策,併吞捷克或把捷克變成波西米亞保護國,小協約國線就掰了
2. 同盟國通常會跟著對德宣戰,可以給他們軍通,法國不在同盟國的情況下,英國意外的積極
3. 波蘭有可能入同盟國,也可能加入小協約國
4. 比利時參戰的話,小心德國會從低地突破
5. 義大利有的時候會參戰,有的時候不會,所以部隊一定要壓著。
5. 如果要順便解法蘭西萬歲的成就(1948年以前法國沒有投降過)又不想看海,可以獨保芬蘭(介入冬季戰爭打蘇聯)、伊朗(蘇聯的南進會宣戰伊朗)、希臘(如果義大利還在的話)、美國(打太平洋戰爭)。

一、實際條件
1. 法國必須聯盟領袖(完成重建小協約國自動成立)
2. 法國完成國策:重建小協約國、邀請南斯拉夫、邀請羅馬尼亞、保障波蘭獨立
(我完成這個國策時,波蘭已經加入同盟國,變成法國保障波蘭獨立)
3. 德國不擁有任何核心領土(不要忘記東普魯士)
4. 德國的核心領土全部由小協約國的成員持有
二、開局攻略
1. 國策
法國開局有三個debuff,一戰戰勝國(陸軍準則科研效率低下)、馬其諾防線(作戰計畫值上限+25%、計畫值累積速度-25%)、失能政府(政治點數增加速度降下)
為了消除Debuff國策樹務必依造下列順序:
政府改革>維持現狀>小協約國(和捷克斯洛伐克組成陣營)>強化政府(獲得365天的強化政府buff)>重視侵略(解鎖進攻+5%的部長)>重視摩托化>重視機械化>重視裝甲>法國本土建設>防禦策略(消除失能政府debuff)>陸軍改革(消除一戰戰勝國debuff)>邀請南斯拉夫>邀請羅馬尼亞>保障波蘭>後面隨意
2. 科研
優先度由上至下
陸軍準則(個人推薦優勢火力,雖然預設的決勝計畫+部長戴高樂能快速成型,但是決勝計畫的優勢被馬其諾防線這個debuff給抵消了,只有法西斯路線可以移除)
工業(機床、集中化工業)
步兵裝備
砲兵裝備
工兵
飛機
3. 軍事
開局有74個陸軍師,通通調回本土安排如下
24個師在德法邊界,進攻箭頭直指德波邊界
24個師在法義邊界,進攻箭頭直指西西里島
10個師在科西嘉島登陸熱那亞後,進攻箭頭直指米蘭
16個師先在法比邊境,等南斯拉夫加入小協約國後調至貝爾格勒,等開戰後視情形部屬在南匈邊境或幫南斯拉夫推克羅埃西亞
空軍務必要確保德國北部和法國北部的制空權
4. 建設
軍工廠蓋滿、法義邊境修建5級要塞
5. 生產
兩條生產線各10個工廠造步槍
兩條生產線各10個工廠造火砲
一條生產線10個工廠造
戰鬥機適量
(如果有B1的話可以兩條生產線各15個工廠)
6. 陸軍模板
7步2砲+支援砲兵+支援工兵
(如果有B1的話可以額外拉一個6步2砲1重坦+支援工兵,給德法邊境上的24個師)
三、流程
前期跟共產黨有關的事件可以硬吃下來,或妥協讓經濟法案變成前期動員,但是最後一定要取締共產黨,不然共產黨比例會一直增加,最後變成法國公社
德國重佔萊茵蘭要妥協
小協約國成立

南斯拉夫會要求軍事援助,可以送戰鬥機給他
1938年,匈牙利會請法國仲裁領土糾紛,選擇"他們有權自衛"。匈牙利的武裝行動選"對匈牙利發出最後通牒",匈牙利通常會聳。如果匈牙利沒聳就選"如果他們想要戰爭,就送給他們戰爭",法國會得到匈牙利的宣戰口實,這對民主國家很重要(如果和匈牙利打起來,就讓貝爾格勒的16個師去打匈牙利)
慕尼黑條約選擇支持捷克

(通常會和匈牙利的最後通牒同時)
戰爭中,其實沒什麼好講的,要適當控制進度不要讓德國在完成"保證波蘭獨立"前投降。
柏林陷落

將德國徹底吞併

這邊不要想把東普魯士交給波蘭,波蘭的分數PASS到死也湊不到的,直接全部並吞就行了,談和後跳出成就
四、後記
1. 務必要開歷史AI,不然匈牙利腦洞走了奧匈帝國國策,併吞捷克或把捷克變成波西米亞保護國,小協約國線就掰了
2. 同盟國通常會跟著對德宣戰,可以給他們軍通,法國不在同盟國的情況下,英國意外的積極
3. 波蘭有可能入同盟國,也可能加入小協約國
4. 比利時參戰的話,小心德國會從低地突破
5. 義大利有的時候會參戰,有的時候不會,所以部隊一定要壓著。
5. 如果要順便解法蘭西萬歲的成就(1948年以前法國沒有投降過)又不想看海,可以獨保芬蘭(介入冬季戰爭打蘇聯)、伊朗(蘇聯的南進會宣戰伊朗)、希臘(如果義大利還在的話)、美國(打太平洋戰爭)。
- 26135137_2247131455312944_1646462427_n
- 20171230214850_1
- 20171230223012_1
- 20171230224555_1
- 20171230224922_1